
體育播報7月14日宣 國足在東亞杯0-2不敵日本,體壇周報記者馬德興也在賽后發布了評論性文章。
文章寫道,日本隊進行了大輪換,但即便如此,中國隊與“日本四隊”依然無法相對抗。某種程度上,此次中日之戰是繼18強賽之后,中國足球再次被吊打。
對陣日本隊的比賽,久爾杰維奇主動將國足陣型調整為541是明智之舉,國足全場控球率38%,但有8次射門、3次射正,張玉寧還在前場反搶后創造出單刀機會,這都說明國足已經盡力了。
文章表示,對于現階段的國足來說,對陣日本隊的表現已經算是不錯,久爾杰維奇也已展現出指揮功力。
雖然國足輸給日本是預料之中,但沒有被對手打進更多球,而且國足也創造出幾次機會,有一段時間還能出現幾名球員連續一腳傳球并能夠向前推進的場景,已經超出人們的預期。
文章透露,日本12歲小球員按日本足協青訓大綱中所規定的要求,每天觸球必須達到3000次以上,而中國12歲小球員觸球才800次左右。也就是說,中國小球員一天較日本同齡球員要少2200次觸球,一年累計要少66萬次,至22歲時要少660萬次。
文章認為,“中國球員連球都傳不好”的原因,或許就是球員們從小觸球次數和時間太少,缺少像日本球員所具備的那種球感,“基本功”就顯得差,日本球員的球感普遍要高出中國隊好幾個檔次,這種差距恐怕不是在成年進入一線隊之后就可以彌補的。
而且這還是“靜態下”觸球次數的差距,并非“動態下”的。所謂動態是指對抗之下的技術運用,國內青少年球員的訓練,超過六成以上都是在非對抗狀態下進行。而現代足球基本都是在對抗之下進行、要求球員完成各項基礎動作。那么,中國足球和日本足球之間的差距其實又何止30年?
文章強調,中國足球從校園足球開始,所謂的“每次一個半小時、一周就只要訓練三四次”,這種極其錯誤的概念,完全破壞了足球運動的基本規律。而且,即便是現在的“職業隊”,每天訓練一個半小時、至多兩小時,在訓練的時間、訓練量方面遠無法和日本球員相比,那么,中國足球何以能夠戰而勝之?
文章總結道,當中國足球還在糾結“先進的技戰術理念”“排兵布陣”“選帥”時,中國球員卻連最基礎的技術動作都不具備,而且還不愿意承認缺乏訓練,那么中國足球憑什么去沖擊世界杯?也何嘗不是中國隊“逢日必敗”“逢韓必敗”的最根本原因呢?
遼籃直播在線頻道
屏幕前的守望:遼籃直播在線頻道凝聚的不只是籃球當夜幕降臨,無數遼寧球迷準時打開手機或電腦,點開遼籃直播在...
2025-11-27
虹口發現之旅在10公里賽道上,跑出了一場城市微電影
晨光中起跑,歷史中穿行,這是一場屬于五星跑者的城市敘事。 破曉集結:北外灘的晨光與熱情11月23日清晨5:30,北...
2025-11-27
樊振東的選擇題,做世界第一還是世界唯一
今天故事的主題是「樊振東」1競技體育,輸贏往往是第一語言。盡管沒有世界排名,今年也未參加太多比賽,但回到乒...
2025-11-27
讓滑雪變成一次冰雪新生活體驗,吉林通化構建城市中的冬游生態圈
通化“新中國第一座高山滑雪場”火了,溫泉也來了。 澎湃新聞記者 陳鑫露 孫駿;部分素材來源 通化市文旅局(02...
2025-11-27
揮拍迎新,友誼之約“五星運動匯圣誕之約”2025上海國際網球俱樂部邀請賽圓滿落幕
2025年11月22日,隨著冬日暖陽灑滿賽場,“五星運動匯-圣誕之約2025上海城市業余聯賽-上海國際網球俱樂部邀...
2025-11-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