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滾動播報
(來源:上觀新聞)


今天上午,一筆CBA重磅交易實錘落下。遼寧沈陽三生飛豹官宣:與上海久事和球員本人友好協商一致,張鎮麟“正式永久轉會”至上海久事大鯊魚。看到有媒體同行在感嘆:“這是一筆不成功便成笑話的交易!”話糙理不糙,但還要加一句,競技體育向來只認成績。

交易怎么撮合成的?核心框架大致是:張鎮麟與遼寧剩余的一年B類合同先“平移”到上海,隨后大鯊魚將以D類頂薪方式與其續約;遼寧方面獲得不菲的轉會費外加兩名年輕球員。這更像“轉會+簽約(注冊)權”的綜合操作,而不是純粹的“簽約權互換”式交易。
有人可能會問:B類、D類到底啥意思?簡單說,B類通常是球隊對自培養或A類之后的續約“保護”合同;D類就是頂薪合同,有獨家簽約或匹配的權利安排。聯盟2024-25賽季管理規定延續了頂薪年薪上限600萬元的區間設置(年限也更靈活),這就是“頂薪”的邏輯。換句話說,如果上海這邊頂薪名額有空間,規則層面就不難接上。
為什么遼寧愿意放人?表層原因大家都看得到:張鎮麟上賽季受傷困擾,常規賽只打了16場,數據回落;6月20日他又因陳舊性傷病復發退出了國家隊本期集訓,引進他的風險確實存在。更深一層,是俱樂部在陣容周期與經營壓力之間的取舍——“非賣品”這四個字,這兩年在CBA已經越來越少見了。相信張鎮麟有強烈換環境的念頭,遼寧愿意談,上海在諸多下家里給出了最匹配的條件,也有城市吸引力的加持,于是水到渠成。聽上去熟悉嗎?去年郭艾倫與遼寧“揮別”的那套權利轉移與再簽約流程,也差不多這個邏輯。
有了張鎮麟,再看上海男籃的陣容——紙面上,上海的鋒線一下子“堆高”了。有王哲林坐鎮內線,有上賽季拿到“常規賽最佳國際球員”的洛夫頓當進攻支點,再加上整個賽季進步顯著、拿過月度最佳的李弘權,張鎮麟來這里不是當“大腿”的。關鍵在于,他更適合打3號還是4號?如果打3,與李弘權如何共存、如何分配持球與空間;如果頂到4,與王哲林或洛夫頓的搭配,是拉開打弱側切入,還是做短擋拆的中轉站,這些都需要在季前期把“模板”敲實。
回到文章開頭那位媒體同行的擔憂,的確,張鎮麟與王哲林,這兩位過往網絡話題度很高、爭議很多的國手同隊,注定把上海推向風口浪尖。所以對俱樂部而言,越是如此越要“穩住”張鎮麟:比如把他的出場做結構化管理,別一上來就玩命用,先要效率,再談上場時間。畢竟傷病史擺在那兒,不著急“證明一切”,這是在為張鎮麟的整個賽季爭取容錯率。
從球隊氣質講,盧偉在今年2月“轉正”成為主教練之后,帶隊風格比過往更講求攻防節奏上的“順序感”——先把框架穩住,再去追進攻端的上限。這樣的執教取向,其實和張鎮麟的使用并不沖突,反而要求他在無球端與對抗端投入更多“臟活累活”。說句實在話,他在上海要拿到球權并不難,難的是拿到“正當球權”。
對張鎮麟個人而言,在上海的“第一原則”是把身體健康和角色“穩”下來,把“能做的事”做滿,再逐步把“想做的事”加上去;對球隊而言,“第一底線”是安排好張鎮麟在防守端的站位與輪轉,要知道,不少人正嗅著流量的“味道”,等著把張鎮麟的“失位鏡頭”剪輯成集錦呢!
原標題:《張鎮麟轉會上海男籃,不成功便成笑話?》
欄目主編:陳華 題圖來源:新華社
來源:作者:解放日報 姚勤毅
皇馬vs馬洛卡視頻直播
皇馬主場奏凱,視頻直播見證勝利之夜在伯納烏山呼海嘯的助威聲中,皇家馬德里迎來了馬洛卡的挑戰。通過皇馬vs馬...
2025-11-27
遼籃直播在線頻道
屏幕前的守望:遼籃直播在線頻道凝聚的不只是籃球當夜幕降臨,無數遼寧球迷準時打開手機或電腦,點開遼籃直播在...
2025-11-27
虹口發現之旅在10公里賽道上,跑出了一場城市微電影
晨光中起跑,歷史中穿行,這是一場屬于五星跑者的城市敘事。 破曉集結:北外灘的晨光與熱情11月23日清晨5:30,北...
2025-11-27
樊振東的選擇題,做世界第一還是世界唯一
今天故事的主題是「樊振東」1競技體育,輸贏往往是第一語言。盡管沒有世界排名,今年也未參加太多比賽,但回到乒...
2025-11-27
讓滑雪變成一次冰雪新生活體驗,吉林通化構建城市中的冬游生態圈
通化“新中國第一座高山滑雪場”火了,溫泉也來了。 澎湃新聞記者 陳鑫露 孫駿;部分素材來源 通化市文旅局(02...
2025-11-27